综合新闻

大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国际暑校Day 2: 开展黄河系列学术讲座并进行小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4-07-18
浏览次数:154
来源:

新闻作者:李蓓 责任编辑;范晓佳


根据暑校的日程安排,717日的活动主要是通过黄河系列学术讲座与小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河流域的情况,接触到更前沿的黄河研究成果,体会河南大学地理环境学院与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黄河研究特色。



河南大学二级教授、河南省土地学会理事长、河南省沿黄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研究引智基地负责人秦明周教授以“黄河下游浅滩湿地生态响应关系与协同保护策略”为题开展讲座。他详细介绍了黄河下游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及其重要性,通过实例和数据展示了湿地生态系统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多种协同保护策略,为未来的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河南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傅声雷教授进行了题为“森林经营管理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精彩讲座。傅声雷不仅分享了他在生态地理学方面的丰富研究成果,而且深入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角色,还强调了森林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并展示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提升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具体路径。最后,他通过多个实地研究案例,提出了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模式构建与健康评价方法,解释了土壤生物的生态功能。期间,同学们踊跃发言,在与傅声雷教授的亲切交流中收获颇丰。




下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大学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主任苗长虹教授以“认识黄河,理解中国”为题开展讲座。苗长虹教授从黄河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等多个角度出发,详细解析了黄河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他强调了黄河流域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角色,并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现今数据,展示了黄河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影响。



随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刘钢军教授介绍了地理调查的一种新方法,展示这种方法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与优势,尤其是在复杂地形和气候条件下的实地调查工作中的有效性。他还通过具体案例,详细解释了这一方法在提高地理调查精度和效率方面的突出表现。他通过启发、展示、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理解地理实践的重要性,为学生们接下来的户外考察、地理调查和地理实践力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引导。

“大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中外师生面对面交流活动”的小组活动环节,各研究领域的专家与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同学们进行了友好交流,大家围绕大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亲身经验分享,老师们启发学生们积极思考和讨论,活动气氛异常活跃。

尽管当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丝毫未减。通过一天丰富的学术讲座与交流活动,学生们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还深入理解了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傅声雷教授等多位专家的精彩讲解,激发了学生们的研究兴趣,使学生们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