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者:周晓 常迎辉 李昊阳 摄影记者:温美琪 责任编辑:张垚轲
2024年4月19日,应我院秦明周教授邀请,国际欧亚科学院副主席Milan Konečný院士、捷克共和国马萨里克大学教授在地理与环境学院301会议室,讲授了“数字化、数字地球、联合国的努力以及与人们的交流”和“多瑙河的粮食控制与减灾”两场报告。
此次报告会由秦明周院士主持,我院学生积极参与。我院副院长丁志伟教授首先致辞,他对Milan院士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更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会上,秦明周教授对Milan院士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Milan院士的报告主要围绕大数据、多瑙河洪水防控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新领域应用展开。首先,Milan院士介绍了联合国全球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UN-GGIM”和国际数字地球学会“ISDE”的基本情况和工作成果,展望了未来两者合作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同时,Milan院士以8类结构性数据和3类非结构性数据介绍了当代多样化的数据类型,并分析了大数据的发展现状,提出未来大数据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方式应该更加多样化,而不是仅依赖现有技术。

此外,Milan院士还从数字化地球的起源、目的、主要挑战以及数字化转型对数字地球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Milan院士介绍了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相关内容,阐释了其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169项具体目标和231项独特指标,分析了其对国际和国家发展政策框架的重要意义。并借此引出地理空间信息、地球观测和其他大数据在这个数据需求新时代的重要作用。

会后,国际汉学院副院长翟秋敏教授对Milan院士带来的精彩报告进行了点评、并主持接下来的讨论会,她表示此次Milan院士的报告内容、专业知识和经验将为我院学术交流带来新的启示和机遇,并期待Milan院士下次来院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