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者:吴玉琳 责任编辑:张宇森
结束了为期5天的湖南段实习后,实习队伍于8月2日晚抵达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开启了贵州段的实习。
贵州第一阶段实习为8月3日至8月4日,实习点包括:龙凤村金花村、浙大西迁陈列馆及古建筑、茶工业博物馆、遵义会议会址、织金洞。具体实习活动如下。
8月3日 龙凤村金花村-浙大西迁陈列馆-茶工业博物馆-遵义会议会址
8月3日上午9时,实习队伍来到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村支部书记伍荣明向同学们介绍了龙凤村的宅基地制度改革及茶产业发展现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龙凤村得以成功脱贫,并在经济上取得了稳定的进步。

老师介绍龙凤村发展现状
讲解结束后,实习队伍两两分组,进行问卷调研。在走访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茶产业的建立确实能够为当地的农户带来较为稳定的收入,有效改善了生活质量,但是也面临一些问题,如过度依赖市场茶叶价格、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等等。未来仍需结合多方智慧,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学们于茶山调研
随后,实习队伍来到了茶旅融合示范村——金花村进行考察。在这里,金花村的刘主任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贵州省茶叶带建设情况、金花村茶旅融合发展的背景基础与发展现状等内容。随后实习队伍一同参观了金花村“七彩部落”建设情况。

茶叶带建设状况介绍

全体师生在湄潭茶海合影留念
下午,实习队伍来到了浙江大学西迁陈列馆。1937年“七七事变”后,为救亡图存,保存民族文化实力,浙江大学师生进行西迁。历经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行程2600余公里,终于1940年初定址贵州,并在遵义、湄潭、永兴坚持办学7年,谱写了一部“文军长征”壮歌。

浙江大学西迁办学纪念碑
浙大定居贵州七年间,不仅培养了一批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科技人才,而且取得了一批世界级科技研究成果,为新中国科技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通过学习科学家们的故事,同学们深深感怀老一辈科学家们的艰苦奋斗精神。

讲解员讲解浙大西迁办学相关状况
接着,实习队伍来到了贵州茶工业博物馆进行参观。讲解员为同学们讲解了贵州茶产业的发展史和制茶工艺史。在现已建成的中国茶工业博物馆内,保存了制茶工厂原有红、绿茶初制、精制、红茶凋萎等车间场景的原貌,包括世界唯一保存完整的两套木制红茶生产线。

参观茶工业博物馆

参观茶工业生产基地
下午18时,实习队伍顺利抵达遵义,并在当晚参观了遵义会议旧址。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军事战争等重大问题,并确立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会址纪念碑
同学们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缅怀了革命先烈,再次点燃了爱国热情,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努力!

遵义会议会址部分师生合影留念
8月4日 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
8月4日,实习队伍乘车来到毕节市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进行了考察。织金洞地处贵州高原西部,地处长江水系乌江干流上游六冲河岸坡地带,属于亚热带高原气候。织金洞内地质遗迹以“大、奇、全、美、贵”为特征,是洞穴喀斯特中最独特的自然美景和重要的美学价值区,是反映洞穴喀斯特和洞穴化学沉积物演化历程的杰出代表地。
在正式进入洞穴考察之前,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织金洞地质公园的前世今生以及洞内的基本情况,讲解了织金洞地区地层、岩性、构造水文等特征,随后实习队伍有序进洞参观。

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合影留念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为岩溶地貌。其形成过程中除了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塌陷等机械侵蚀的过程。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发育在碳酸盐类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分布区。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可溶于水,易形成空洞并逐渐扩大。另外,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降水充沛,水的溶蚀作用更强,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更是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织金洞内部喀斯特地貌

| 
|
发育中的石笋——姊妹玉树 | 盔状石幔(壁流石)——三级华盖 |

| 
|
盔状石笋——霸王盔 | 石笋——三星聚会 |
织金洞内部喀斯特景观
此次织金洞实习,同学们不仅亲身体验了喀斯特地貌的瑰丽,更深刻理解了这一地貌类型形成与发展的复杂过程。
雨来黔北生态美,风过湄潭带茶香。贵州段的实习还在继续,期待在这片山水画卷中,我们能体会更多人地和谐共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