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河南大学经济地理学科在全国经济地理纪念大会中成绩亮眼

发布时间:2021-11-05
浏览次数:1964
来源:

2021年10月30-31日,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60周年和《经济地理》创刊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和长沙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和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主办,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经济地理》杂志社等承办,中国地理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分会、中国地理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协办。本次会议以“走向新时代的中国经济地理学”为主题,除12个大会特邀报告外,设立了18个分会场,共有2万余人在线上线下参与了此次盛会。

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教授做了大会特邀报告“转型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建构”。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李二玲教授与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金凤君研究员一起召集和组织了“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分会场,并在闭幕式就分会场的会议情况做了总结汇报。

在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复合影响因子6.681的CSSCI源期刊——《经济地理》创刊40周年纪念活动中,河南大学成绩突出。李小建教授和苗长虹教授被评为“杰出贡献作者”(共10名),李小建教授被评为“高被引作者”(共10名),乔家君教授、李二玲教授,以及河南大学毕业生张晓平教授被评为“优秀审稿专家”(共10名)。这些成绩的取得,彰显了河南大学经济地理学科的研究实力和为中国经济地理学科发展所付出的责任担当和突出贡献。

总结过去成就,河南大学一直是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开拓者、引领者和重要参与者。从李润田先生、李小建先生、到苗长虹教授、乔家君教授、李二玲教授等等,几代人薪火相传,成绩斐然。

河南大学老校长李润田先生,曾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他立足学科前沿,积极推进交叉研究和学科融合,在农业地理、乡村地理、资源地理等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是国内现代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倡导者和奠基者,是现代人地关系论的主要发展者。他在全国首创小区域地理研究,组织出版《嵖岈山人民公社地理》,主持编写《河南人口、资源、环境丛书》是国内开展省区可持续发展的开山之作。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小建先生,曾任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他长期进行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理论探索,建立了中国的公司地理学、开拓了农户地理研究、发展了经济地理学微观研究方向,提出了基于农户的农区发展理论,推动了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化。主编的《经济地理学》首次按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来设计其结构体系,22年来被全国高校广泛采用,是地理学本科生考研的必备教材。其第3版获首届国家教材建设奖的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是河南省普通高校高等教育类唯一获奖主编教材。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苗长虹教授,曾任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黄河分会主任。他在对城市群和不同类型新产业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学习场和学习型产业区理论。河南省特聘教授乔家君,现任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他从专业村集聚的过程、机理和模式出发提出空间界面理论;河南省特聘教授李二玲,现任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她通过构建 “5C”框架和“四阶段”演化模型,提出体现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理论。这些成果对中国特色经济地理学理论建设和国际学术界关于区域发展的研究做出了河大贡献。

近年来,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河南大学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科发展迅速,新人辈出,成绩亮眼。相信在学校支持下,河南大学的人文经济地理学科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