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者:李若 惠高杰 张占飞 摄影记者:张占飞 责任编辑:王中新
10月22日,应地理科学学院教授秦明周邀请,巴基斯坦莫希乌丁伊斯兰大学植物学系主任、副教授Asim Shahzad于地学楼三楼301会议室作题为《2025年巴基斯坦洪灾造成的破坏及对应的生态管控措施》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秦明周教授主持,我部相关专业师生参与此次交流研讨。

会议伊始,秦明周对Asim Shahzad学术背景与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来访表示热烈欢迎。Asim Shahzad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2025年巴基斯坦特大洪水的成因、规模及其造成的严重破坏。他通过详实的数据与典型案例,展示了洪灾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居民生活以及生物多样性带来的深远影响,指出气候变化正显著提高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与强度,成为全球生态安全的重要威胁。
在深入剖析灾害影响的基础上,Asim Shahzad提出应构建以生态调控为核心的洪灾综合治理体系,强调恢复上游山地植被、建立河岸生态缓冲带、修复洪泛区湿地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重要性。他还建议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等空间信息技术在灾害评估与生态修复中的支撑作用,实现灾后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与持续化。同时,他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对巴基斯坦的气候资金与技术援助,充分利用全球环境基金(GCF)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损失与损害基金”等多边机制,提升国家的洪灾防御与生态适应能力。

报告结束后,Asim Shahzad与参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区域气候差异、生态治理路径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纷纷表示,此次报告内容前沿、案例生动,不仅拓展了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灾害生态学的认识,也加深了对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与技术创新的理解。

此次报告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了我部与国际高校在灾害生态与气候适应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了地理学、生态学与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为构建更具韧性的生态系统与人类聚落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