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孟姝
为借鉴国内一流高校学部制建设经验,助力我部地理学科高质量发展,10月23日上午,我部特邀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主任、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杜德斌教授来部进行学科建设指导。河南大学原学术副校长、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副主任傅声雷教授,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委员、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乔家君教授,学部委员秦奋、潘少奇与主任助理董冠鹏,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邱永宽、谷蕾、丁志伟,河南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卢训令,各系所负责人,大洋洲地理研究中心、中亚地理研究中心负责人及筹备人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副主任、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教授主持。

傅声雷代表学部对杜德斌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此前学部与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的交流让我们受益匪浅,此次莅临指导定能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并为我部提供具体的学科建设经验,同时对以往的指导和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随后,傅声雷介绍了我部地理学科的发展情况,对“三院一室一中心”的组织架构、学科“36X”体系、空间基准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河南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功能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围绕“地理科学工程化、地理工程学科化”进行学科建设理念阐述,介绍了国家乡村振兴(兰考)研究院、地理工程小院等地理工程建设举措。最后,他介绍了学部近期的研究成果和建设成效,希望杜德斌教授进一步深入指导学科建设。

乔家君从党的建设、师德师风、学生活动三个维度,详细汇报了学部思政工作情况。在党建引领方面,从“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百支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等方面介绍了学部高质量推进党建工作的系列工作。在联建共建方面,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党建、中国地理学会联合党建、北京大学等高校联合党建等活动介绍了学部特色品牌活动的创建和亮点工作。在师德师风方面,以百年地学为根基,围绕李润田、王家耀等科学家典型事迹进行精神传承和学科引领,打造铁塔之光地理科学家精神宣讲工作室。在精神思政与环境育人方面,通过“焦桐进校园·精神育新人”活动、景兰像和焦桐记揭幕活动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景兰苑、桐花园的规划建设进展,开辟了地理学科特色育人阵地。在学生活动方面,他指出学部大力宣传本科生学术创新事迹,加快“2+2”人才培养改革与“4+4”林伯襄计划建设,形成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方面,他重点汇报了连续33年举办的“4.22地球日”活动和“6.5环境日”活动,介绍了活动受到央视、Global Times、人民网等媒体关注的情况和社会效应。

苗长虹从学科历史、特色优势、改革创新与规划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学部学科进展。他首先介绍了河南大学地理学科的发展历史与建设特色,阐述了2024年11月正式成立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的学科意义;之后系统介绍了地理学科综合性、交叉性和工程化的特色优势、“36X”学科体系与科研创新机制、“三结合”(科教融合、理工结合和校地联合)的“教学院—研究院—基地”模式、教学改革亮点和工程化建设举措等内容。最后他从“地理科学工程化、地理工程学科化”的建设理念出发,针对“135规划”“139工程”等未来规划进行了系统介绍。

董冠鹏汇报了近三年学部科学研究进展。他指出,学部成立以来成功参与组建并获批空间基准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乡村振兴(兰考)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在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在科学研究方面,基于“STEP”模式进行科学研究范式探索,在Nature子刊、PNAS及多篇领域顶刊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他表示,未来学部将以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为标杆,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学术品牌,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建设。丁志伟从“2+2”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系所一体化推进、“STEP”四维融通模式创建与实施、教学传承与创新措施、AI智慧平台建设、近期建设任务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教学方面的进展,从教学改革的模式创新和教学成果奖培育等方面介绍了教学方面的改革思路和创新举措。

杜德斌对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的邀请来访表示感谢,对学部长期以来对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学部近期推进的“36X”体系、“STEP”模式、地理学与工程学的交叉融合、国家乡村振兴(兰考)研究院等平台建设、场景大模型开发等方面表示肯定。他认为,推动地理学与工程学交叉融合,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地理学应用之问与促进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创举为地理学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他充分肯定了我校地理学科的历史厚度、平台优势、地域特色和发展规划,指出学部在综合性、交叉型和工程化方面理念先进,“系所一体化”模式有效促进科教深度融合,“智慧黄河”方向紧密契合国家战略前景广阔。围绕前沿创新成果培育,他认为地理学作为应用基础型学科,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要围绕智慧黄河、地理工程方向形成特色优势,进一步凝聚力量进行科研攻关和标志性成果产出。针对区域国别研究的战略谋划,他指出在中国全球利益日益拓展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世界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地理学在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他对即将揭牌的河南大学“大洋洲地理研究中心”和“中亚地理研究中心”寄予厚望,从战略高度分析了两个研究中心的重要性,并勉励师生沉心静气、持续投入,力争早日在学术创新与资政服务方面产出显著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独特的区域研究贡献。

此次杜德斌教授的莅临指导,不仅明确了学科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更在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研究团队集群化打造等方面提供了系统性思路,为学部下一阶段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了战略指引与实践路径,为推动地理学科一流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