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信阳生态研究院暨大别山国家站 “大别山生态地理+论坛”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11-26
浏览次数:68
来源:

来源:大别山国家站 责任编辑:羊玲慧


11月15-16日,信阳生态研究院暨河南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主办的“大别山生态地理+论坛”,在信阳生态研究院明德楼3楼研讨厅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河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大别山国家站站长、信阳生态研究院院长傅声雷教授主持。参加本次论坛的有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汪明君、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蔡崇法教授、河南省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所张良培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朱彪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彭书时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谭亮成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周伟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马泽清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潘云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陈永亮教授、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吴建平教授,以及获批2023年度信阳生态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的主持人等。


汪明君在致辞中指出,信阳生态研究院是信阳市和河南大学深化市校合作的新成果,是市校优势互补、双向赋能的新典范,是推动河南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也是推进信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契机。下一步,双方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沟通合作机制,全力打造支撑我国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创新发展的学术高地、科技成果的示范基地、科学普及与实践教育基地。希望河南大学和驻信高校充分发挥学科、科研创新平台、示范引领等综合优势,探索符合大别山革命老区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全方位推进信阳市生态经济高效发展。信阳市委、市政府将全方位提供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一流的保障,把更多科技成果变为项目清单,携手开创互利共赢创新发展新局面。

傅声雷代表研究院向参加此次论坛的各位专家表示欢迎,对十位特邀专家的研究领域和方向进行了概括介绍。傅声雷表示,信阳生态研究院是依托河南大学在信阳建设“河南大别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原学者工作站”后,深化校地合作的又一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河南大学和驻信高校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对信阳加快绿色崛起的大力支持。傅声雷指出,本次论坛旨在搭建一个平台,为在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地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交流、碰撞的机会,加速推动大别山-淮河流域在更高水平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张晨露教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大别山国家站基本架构以及建站历史和意义等情况,并围绕“定位监测、科学研究、示范推广和社会服务”四大核心职能,系统汇报了建站以来的发展成果、当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规划。随后,14名开放基金项目主持人围绕“全球变化背景下南北气候过渡带植被分布格局及动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及演变规律”、“退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恢复重建模式构建与评价”、“南北气候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生态安全”、“经济林提质增效示范模式构建与推广应用”、“资源与环境监测、管理与评价”等6大研究领域,对项目获批以来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特邀专家从项目是否为全方位推进大别山-淮河流域生态经济高效发展、探索符合大别山革命老区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等方面进行科学性审查,从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的科技服务能力水平是否优秀、经费预算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可执行性审查,并就项目目标设计、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特邀专家对大别山国家站在生态系统观测方法创新、全球变化研究等领域取得的进展给予充分肯定,并一致认为信阳生态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有利于加强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鼓励学科交叉,吸引国内外优秀科研工作者来大别山革命老区开展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