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者:刘文蕙 仇梦非 摄影记者:金鹏绍 冯鑫浩 责任编辑:羊玲慧
11月13日,应地理科学学院秦明周教授邀请,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捷克共和国马萨里克大学Milan Konečný教授,于地学楼三楼301会议室作题为《New Digital Concept Challenges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秦明周教授主持,我部相关专业师生参与此次交流研讨。

会议伊始,秦明周对Milan教授学术背景与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来访表示热烈欢迎。Milan系统阐述了数字地球技术在提升全球洪水灾害预警与应对能力中的关键作用。他以欧洲洪水预警系统(EFAS)和全球洪水预警系统(GloFAS)为例,详细解析了如何融合多源气象预报、集合预测模型与水文大数据,实现中长期、高精度的洪水风险预判,并强调标准化数据交换与开放访问机制对跨国协同防灾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Milan进一步提出,新一代数字地球应超越传统技术平台定位,发展为支撑“行星治理”的战略性基础设施。他倡导构建“人本化、情境感知”的灾害信息可视化体系,通过动态制图、隐喻式交互与扩展现实(XR)等手段,根据不同用户需求智能呈现灾情信息。他还呼吁加强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依托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框架,推动建立以用户为中心、虚实融合、包容高效的全球灾害韧性治理体系。

报告结束后,Milan与参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就数字地球技术等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纷纷表示,此次报告内容前沿、案例生动,不仅认识了数字地球技术在提升全球洪水灾害预警与应对能力中的关键作用,也加深了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深度融合的理解。

此次报告的成功举办,为我部在数字地球、灾害风险智能预警与空间信息科学交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前沿方向,有助于推动我部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与行星治理相关重大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