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者:于文飞 王毅恒 摄影记者:李心馨 陆璐 责任编辑:赵楠
为有效发掘学生的学术潜力与专业特长,靶向选拔人文地理领域的科研创新人才,11月1日上午,我部于金明校区人文楼307会议室开展区域与城市科学系人文地理科研创新人才面试工作。本次面试由区域与城市科学系教师崔盼盼、任卫珍、杨阳、朱乾坤及2025级本科生辅导员刘升云担任评委,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副主任姚飞主持。

本次遴选是首次针对本科一年级地理学大类学生开展的活动,旨在通过科研创新人才遴选发现具有跨学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本次遴选的目的在于“早期发现、精准培养、长期跟踪”,为有特长、有潜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路径。通过创新人才班,在低年级就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形成“鲶鱼效应”,激发整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本专业的硕士、博士点提前发现和培养优秀生源,形成本科-研究生贯通式培养的良性循环。
本次遴选活动设置两大核心环节,从“自我展示”到“深度问答”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自我展示环节,学生需结合个人学术兴趣、数字工具应用及社会实践经历,系统阐述对人文地理学学科价值与发展前景的认知,以展现自身核心素养与个人发展规划。评委提问环节,评委从兴趣驱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及综合素养四个维度进行深度问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术潜质与发展能力。整场面试组织有序、氛围严谨而融洽。学生精神饱满、表达流畅,展现出扎实的学科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与良好的科研意识,充分体现出在人文地理学领域的知识积淀与学术热忱。最后,在本次报名的14名学生中遴选出了10名具有敏锐观察力、良好逻辑思维与数据敏感度以及知识融合度较好的学生。
本次面试工作的顺利举行,不仅是一次对人才的遴选实践,更为“两性一度”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区域与城市科学系将通过科研导师制、课程模块化、科研训练全过程的模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与技能,同时开展“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学生参加企业调研、学术竞赛、田野调查与社会实践,以及组织开展学术讲堂,开展与学术大师面对面交流活动。通过强化精准识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推动我部人文地理领域人才梯队建设稳步迈入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