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力量

张丽君

发布时间:2017-12-04
浏览次数:7078
来源:

张丽君

  • 性  别:女

  • 出生年月:1985.09

  • 籍  贯:河南南阳

  • 联系方式:

  • 电子邮箱:


近期学术成果

参与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438)“城市居民碳排放的因素-结构-过程模拟与调控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2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10JJDZONGHE015)“黄河中下游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3、 国家发改委项目(2011-47-42)“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我国经济区域划分与功能定位”子课题负责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602)“中国不同类型区低碳发展机理与系统仿真研究”第4参与人;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144)“区域经济增长空间俱乐部趋同检验及影响因子研究” 第4参与人;

6、 国家973项目(2012CB955800)“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复杂性机制、新型集成评估模型簇与政策模拟平台研发”参与人;

7、河南省社哲项目“河南建设全国重要经济增长板块的发展路径研究”主要参与人;

8、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资源节约型学校建设时间研究”参与人。


发表论文

1、张丽君, 秦耀辰, 张金萍. 城市碳基能源代谢核算方法体系. 地理学报, 2013, 68(8): 1048-1058.

2、张丽君, 秦耀辰, 张金萍, 等.基于EMA-MFA核算的县域绿色GDP及空间分异.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3): 504-516.

3、 张丽君, 秦耀辰, 张金萍, 等. 郑汴都市区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变化及机理. 地理科学, 2012, 32(3): 314-321.

4、张丽君, 秦耀辰, 张金萍, 等. 郑汴都市区产业CO2排放演变机理及脱钩分析.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4): 395-403.

5、张丽君, 秦耀辰, 张金萍, 等. 基于学习型区位论的县域产业集聚格局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经济地理, 2011, 31(8): 1301-1307.

6 、Zhang L J, Qin Y C, Zhang J P, et al.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urban carbon emissions: An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in Beijing. The 2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informatics, 2013.

7、 张丽君, 秦耀辰.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1): 132-138.

8、张丽君, 秦耀辰. 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以新野县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28 (2): 26-30.

9、 张丽君, 秦耀辰. 开封市主导产业定量选择及空间布局研究. 河南科学, 2009, 27 (6): 748-753.

10、 秦耀辰, 张丽君, 鲁丰先, 等. 国外低碳城市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2): 1459-1469.

11、秦耀辰, 张丽君.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经济板块研究进展.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2(5): 571-576.

12、 秦耀辰, 张丽君.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1): 132-138.

13、张金萍, 秦耀辰, 张丽君, 等. 黄河下游沿岸地市CO2排放的时空分异. 地理研究, 2012, 31(12): 81-91.

14、张金萍, 秦耀辰, 张丽君, 等. 黄河下游沿岸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 经济地理, 2012, 32(3): 16-21.


出版著作

1、 张丽君. 区域发展研究进展. In: 秦耀辰, 苗长虹. 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6-14. (共计1.5万字)

2、张丽君. 低碳城市空间规划与优化. In: 秦耀辰. 低碳城市研究的模型与方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154-186. (共计4.2万字)

3、 张丽君. 郑汴都市区碳排放演变机理与脱钩分析. In: 秦耀辰. 低碳城市研究的模型与方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204-219. (共计2.1万字)

4、张丽君. 中原城市群产业专业化水平演变. In: 秦耀辰, 苗长虹, 梁留科,等. 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396-402. (共计1万字)

5、张丽君. 郑汴城市整合动力机制及发展模式. In: 创新发展. 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2009, 135-142. (共计1.1万字)


上一篇: 潘少奇
下一篇: 冯兆东